专题九世界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课后作业(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解析:选A。梭伦执政时期进行了民主改革,但是从材料中的“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看,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结合诗中的比喻可知,梭伦要用这两个机构稳定出现危机的统治,故选A项。2.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务,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A.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B.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C.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D.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解析:选B。苏格拉底的评价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借鉴作用,故选B项;苏格拉底的评价只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所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在雅典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人是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贵族,排除C项;在奴隶制社会的雅典,居民包括奴隶、妇女、儿童和公民,而广大奴隶、妇女、儿童是不能享有民主权力的,排除D项。3.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A.智者学派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解析:选B。智者学派形成于古希腊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与《十二铜表法》有关,故B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文件,不符合“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所体现的时间,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属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家,与罗马法无关,故D项错误。4.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认为,在实在法之上,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自然法”理解正确的是()①效力高于实在法②自然法是一种理性③自然法与实在法没必然联系④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A。根据材料“在实在法之上,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可知①正确;依据材料中“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的信息可知②正确;依据材料“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可知③错误;根据材料“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可知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5.(2019·嘉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英国学者贝梯·肯波尔认为:1689年至1716年是英国国王与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这一时期确定的“关系”包括()①国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②未按法律程序,国王不得拘捕臣民③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④国王不得干预议会的行政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权利法案》颁布初期,国王依旧掌握行政权,故④表述错误。6.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