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过关检测(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6·西安华清中学高三摸底)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题中材料表明1978年修宪仍然保留“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但也有进步,如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应选B。2.(2016·河北邢台七校联考)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这一声明反映出()A.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经达成B.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的结束C.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已经达成一致D.英国解决中英历史问题的基本态度解析:选D。从英国外相的声明可以看出英国无法维持1997年后对香港的统治,体现出英国对香港问题的态度,故D项正确。3.(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国民党方面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等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这表明台湾当局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故C项正确。允许两岸文化交流表明敌意在减少,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行的“政治革新”只涉及民间文化等方面,并未涉及“接受‘一国两制’”,故B项错误。两岸交往是逐步放开,单纯理解为“自信”失之偏颇,故D项错误。4.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选C。从材料“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说明奉行的是不结盟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体现,C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不是疏远美苏两国,B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也不搞‘等距离’”说明A项不正确。D项不能反映材料意思。5.(2016·河北承德测试)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方面的生产关系调整的情况,建国后我国农业方面生产关系多次调整。1990年和2008年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仍是公有制,排除A项;1957年农民没有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排除B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排除C项。综合三图内容,体现了我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故选D。6.(2016·山东潍坊模拟)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解析:选A。从“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以看出两代领导人都意识到融入世界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