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考情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导必考加试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1.已考角度(1)(2016·10月新高考·T1)郡县制、分封制(2)(2016·4月新高考·T1)鲁国位置(3)(2016·4月新高考·T3)秦“五尺道”的位置(4)(2015·10月新高考·T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5)(2015·10月新高考·T26)分封制下历史典故的真伪分辨(6)(2015·10月新高考·T31(1))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2015·10月新高考·T33(2))对科举制的认识加试(1)宗法制、分封制的概念、特点及影响(2)秦汉政治制度创新的表现及前后继承(3)唐、宋、元、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影响,汉至明清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4)古代监察与选官制度的概念、选官标准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b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2)唐朝三省六部制(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4)元朝行省制度(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bbbbdcd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2)清朝军机处(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清朝的边疆政策bccc考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有效控制广袤国土,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对象周武王将子弟(主体)、功臣和亲周的贵族分封于各地做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封国燕(东北最远)、鲁(最东)、齐(功臣)、宋(先代贵族)等影响积极: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后期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易错提醒“封邦建国”≠“封建制度”。“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分封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是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剥削农民阶级的社会制度。2.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2)内容①核心特点是以嫡长子(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核心。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3)影响①适应了当时西周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维护了政治的稳定。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微点拨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特点史实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占卜决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天下”;宗法制和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主题一分封制史料实证1.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解读图中信息表明王族、功臣、旧贵族是主要分封对象,其中王族占多数,且占据战略要地,功臣、旧贵族多分封在边远地区,体现了拱卫王室、扩大疆域的目的及作用。2.周王与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探究据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初年分封制是如何起到巩固统治作用的?提示(1)王室强大能对诸侯进行有效控制。(2)分封诸侯遍及黄河中下游各地,且以王族为主体,有效扩大了周朝的控制区域。(3)诸侯对周王的守土、作战、贡赋、力役等义务实现了对新扩疆土的统治。史论总结多角度认识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与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主题二宗法制史料实证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解读体现了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家国一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重血缘亲疏关系的特点。史论总结1.宗法制的特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2)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