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Al-271.关于U和U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含有92个中子B.235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它们是同种核素D.它们互为同位素2.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减少SO2排放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3+2CO2B.将SO2通入CuSO4与NaCl混合溶液会产生沉淀(CuCl),则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a2SO3D.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3.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4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s,单斜)S(s,正交)ΔH=+0.33kJ·mol1−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表示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5.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d的核电荷数比b大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d两元素中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b、d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b2H6、d2H4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C.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D.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6.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mol·L-1·min-1B.v(NO2)=0.7mol·L-1·min-1C.v(N2)=0.4mol·L-1·min-1D.v(CO2)=2.0mol·L-1·min-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ΔH<0)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8.室温下,把SiO2细粉放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平衡,生成H4SiO4溶液[SiO2(s)+2H2O(l)H4SiO4(aq)],该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搅拌1小时,测得H4SiO4的质量分数为0.01%(溶液密度为1.0g·mL-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H4SiO4)B.该生成H4SiO4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用H4SiO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04×10-2mol·L-1·h-1D.若K值变大,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已知:在300K时,A(g)+B(g)2C(g)+D(s)的化学平衡常数K=4,在该温度下,向1L容器中加入1molA和1molB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消耗2amolC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⑦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1∶2A.②⑤B.④⑦C.②③D.④⑥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A.催化剂失效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C.降低体系温度D.增大容器的体积12.下列四个图中,曲线变化情况与所给反应(a、b、c、d均大于0)相对应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13.(10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