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课堂练习二卷1VIP免费

化学课堂练习二卷1_第1页
1/3
化学课堂练习二卷1_第2页
2/3
化学课堂练习二卷1_第3页
3/3
1.2007年广州酸雨污染有所加重,酸雨发生频率为34.1%,上升了6.2个百分点,每三场雨中就有一场多是酸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本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mg·m-3)进行测定。经查阅资料可用以下方法测定:实验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用甲醛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再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而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时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的用公式表示为A=KC,其中A为吸光度,K为一定条件下的常数,C为溶液浓度。实验步骤:(1).采样: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成员,你对采样的地点和时间有何建议:用右图装置采样,通过50L空气后,将吸收液移入100ml容量瓶,用少量吸收液分两次洗涤吸收装置,合并洗涤液于容量瓶中,定容备用。用多孔球泡而不用导管的原因是。(2).吸光度与SO2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在6支25ml比色管中,用每毫升含25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液配置下表标准SO2含量系列。二氧化硫标准系列管号012345标准液(ml)00.200.400.600.801.00吸收液(ml)10.009.809.609.409.209.00二氧化硫含量(μg)05.0010.0015.0020.0025.00用10mL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各管吸光度,实验结果如下。管号012345吸光度00.200.400.600.801.00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二氧化硫含量(μg/10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准确量取容量瓶中溶液10mL加入比色皿,测得其吸光度值为0.11,则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mg·m-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mg/m3):一级标准:0.15二级标准:0.50三级标准:0.70。则该市空气为级标准。(4).甲、乙两组同学测定结果相差较大,试分析乙组同学测定空气中SO2含量偏小的可能原因:(两个所用药品和装置均无问题)(5).请你提出广州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2.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可以用铁盐溶液洗涤,这是因为Fe3+与Ag发生可逆反应:Fe3++AgFe2++Ag+(1)若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2)c(Fe3+)相同的FeCl3、Fe2(SO4)3两种溶液,洗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Fe(NO3)3溶液也可以做洗涤剂,因为发生反应:3Ag+NO3-+4H+=Ag++NO↑+2H2O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你认为H+是由什么反应提供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再打开弹簧夹,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4)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如何操作。(5)当②试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是。(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且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设为VmL/mol)4.现有两份失去标签的浓度均为0.1mol/L的无色溶液A和B,常温下用pH试纸测试其pH值均为7,只知其中一份为KNO3、另一份为CH3COONH4,请利用给定试剂和仪器,自行设计方案,对失去标签的两试剂进行鉴别并重新帖上标签。试剂:0.1mol/LHCl、0.1mol/LNaOH、pH试纸及比色卡仪器: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量筒、试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合成氨的原料气N2和H2通常是以焦炭、水和空气为原料来制取的。造气的主要反应如下:①2C+O2→2CO;②C+H2O(g)→CO+H2;(1)1kg焦炭按①式完全反应,消耗m3氧气(标准状况)(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2)1kg焦炭按①、②式完全反应,反应生成气体体积V(标准状况)的范围为。(3)现将焦炭、H2O(g)、和空气混合完全反应,若参加反应的空气和H2O(g)的体积比为2.8:1,则反应混合气中[n(CO)+n(H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学课堂练习二卷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