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3.14.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3.14.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3.14.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3.14.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3-14-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解析】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到革命的根本转变,也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士人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故C正确;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结构还未发生根本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故D错误。【答案】C2.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解析】根据材料中“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得出当时孙中山主张各民族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五个主要民族,并不是说明当时民族多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3.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解析】从材料信息“执共和主义”判断孙中山追求民主政治。民权主义,指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答案】B4.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A.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B.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C.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D.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解析】材料认为在西藏修建铁路推动其经济发展,未涉及人民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孙中山对宣传三民主义的态度,故B项错误;在西藏修建铁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藏区人民生活水平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故C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提出于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5.“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解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人并非都为资产阶级,并不会关注纲领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答案】D6.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解析】材料只是提供了民权的内涵,只是共和国建立的一方面,以偏概全,故A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民治思想,以偏概全,故B错误;民权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不大,故C错误;孙中山对民权作出具体阐释,明确了人民的权利,从而保证人民权利实现,故D正确。【答案】D7.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 3.14.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规范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