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十五中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08、1计算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C12S32Ca40Cu64Zn65第Ⅰ卷(客观题50分)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1、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2、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道道光柱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Cl2(B)吸收HCl(C)石油的分馏(D)吸收NH35、下图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两套装置。对此两套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两装置中,铁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B.图2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均为2H++2e-=H2↑D.随着反应的进行,两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pH均增大6、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用心爱心专心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7、2007年7月20日美国科学家在《天体物理杂志通讯》上发表论文,称“找到了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太空中发现的最大的阴离子”,该粒子化学式为C8H-,结构简式为HC≡C-C≡C-C≡C-C≡C—。下列关于该阴离子的推断正确的是A.一个阴离子含有32个价电子B.该离子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依次发生氧化、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1molC8H-与8molH2完全反应生成辛烷D.在酸性溶液中,该阴离子与H+反应生成1,3,5,7-辛四炔8、2007年8月22日,厦大科学家首次合成罕见铂纳米晶体.它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铂在中学化学中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纳米铂晶体在火焰上灼烧呈无色B.氨气催化氧化反应中铂纳米晶体的催化效率比普通铂丝效率大C.铂丝可以作燃料电池的负极,可燃气体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纳米铂晶体与硝酸能反应,而铂不溶于硝酸9、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A.钢铁被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C.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D.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2OH—+H2S=S2—+2H2O10、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2Y在电离时为:H2Y+H2OHY-+H3O+B.在NaHY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C.在Na2Y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D.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H3O++Y2-1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用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B、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皆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D、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12、“非典型肺炎”曾在我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