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某一个问题,陷入困境或许是常有的事情,这倒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最让人伤感的事情或许是思考的结果总是来来回回绕圈圈,就像打仗无法突围,异常难受。中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或许就处于这么一种状态,都一二十年的时间了,我们念书的时候,老师就是那种教法,现在的学生还是那种教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做一个精妙的教学设计,尽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所起到的作用或许可以翻倍,有时候不是一两倍的问题,而是几十倍的问题。高等数学的产生其实也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的提炼和升华,在中学上课,理应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用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就会有一种简洁和别致的感觉,然后把这种感觉内化,更好地去感悟和品味生活。生活里有很多模糊的事情,姑且认为这是社会的真相吧。如何从混乱中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如何让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有意义的事物上,这些都需要有效的梳理和甄别,需要良好的思维习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表格对于呈现数据很重要,如果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去设计一个有效的表格,这个问题看似无从下手。如果上数学课的时候,将几种不同的坐标系展开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坐标系的某种有机组合就会设计出非常别致的表格。还有一个跨学科的例子,化学课和生物课上有很多分子结构需要去分析和构造。从数学角度来看,当基本“集团”的数量较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某种周期性,而变化的时候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可以抽象出一些数学式子,刻画这种规律。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去设计手链之类的工艺品,设计的结构和品味绝对别具一格。还有很多很多,甚至做饭的时候都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当数学与生活接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很奇妙,关键问题还是在于顶着压力积淀,一定会有突破,那就是某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