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之推断题1.在复习课上,化学老师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比较和归纳。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对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归纳(以下涉及的物质由C、H、O、Na、Cl、Fe、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同学们归纳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写出单质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某元素的单质B及其氧化物C分别可以和溶液D反应,分别生成浅绿色溶液和黄色溶液。写出B与D溶液、C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E、F、G分别与溶液D反应,均能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且E、F属于同一类别,G的俗称是_________。如果E由四种元素组成,E的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和G的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C+O2CO2(2)6HCl+Fe2O32FeCl3+3H2O、Fe+2HClFeCl2+H2↑(3)烧碱(火碱、苛性钠)⑷NaHCO3+Ca(OH)2CaCO3↓+NaOH+H2O【解析】试题分析:(1)单质A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根据:分别生成浅绿色溶液和黄色溶液可知,单质B为铁,C为氧化铁。则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3)根据题目信息知,G为氢氧化钠,俗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E由四种元素组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E为碳酸氢钠。2.甲、乙、丙、丁、戊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下图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1)若甲、乙均为黑色粉末,丙、丁、戊常温下均呈气态。①戊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③图中反映了甲、丙、戊共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2)若甲、乙、丙、丁、戊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甲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①写出物质甲的名称;②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答案】(1)①CO2②C+2CuO高温2Cu+CO2↑③具有还原性(或还原性)或具有氧化性(或氧化性)(2)①铁②2NaOH+H2SO4=Na2SO4+2H2O【解析】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级题目的“题眼”,该题的题眼是若甲、乙均为黑色粉末,且两者会发生反应,故可判断应为氧化铜和炭粉,戊常温下均呈气态且能与乙反应,同时加可以转化为戊,故可判断乙应为炭粉,甲为氧化铜,戊为二氧化,而丁能与氧化铜反应,且为气体,故可判断为一氧化碳或氢气,那么丙自然为氧气(1)①戊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②甲与乙应为氧化铜和炭粉,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③图中反映了甲、丙、戊共有的化学性质是具有还原性(或还原性)或具有氧化性(或氧化性)(2)①甲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为铁②甲、乙、丙、丁、戊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丁和乙能与单质铁反应,故可判断是酸和盐,甲可转化为戊,可判断应为氧化物,即四氧化三铁那么乙则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则丁为盐,那么丙则为碱,故乙与丙就是酸和碱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3.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指出B的一种用途,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写出化学方程式:F→EH→CG→I,B→H.(3)上述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答案】(1)做导线BaSO4Cu(OH)2(2)F→E2Fe2O3+3C高温4Fe+3CO2;H→CCuO+H2SO4====CuSO4+H2OG→ICa(OH)2+CO2===H2O+CaCO3↓B→H2Cu+O22CuO(3)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B为紫红色固体且是经过高温获得的,所以B是铜单质;G能使得澄清的石灰水变为浑浊,说明G是二氧化碳I是碳酸钙沉淀,F为黑色固体,且能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是碳单质;碳和H反应产生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