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备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哪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有所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二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a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当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替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状态、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损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很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的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表 1 排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事故类型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储存能量载体或危险物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车辆损害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运动的车辆机械损害机械的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起重损害起重、提升机械被吊起的重物触电电源装置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灼烫热源设备、加热设备、炉、灶、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火灾可燃物火焰、烟气高处坠落高度差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人体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