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只交Ⅱ卷2、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Na-23Mg-24N-14S-32Cl-35.5Ca-40K-39Al-27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摩尔是()A.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C.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2、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3、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A.是否稳定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C.分散质直径大小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0.05NA个CO2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B.氨气的摩尔质量和NA个氨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C.常温常压下,32g氧气和34gH2S分子个数比为1:1D.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5、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B.氧元素的得失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化合价的升降7、下列关于酸的定义中,正确的是()班级座号姓名学校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叫做酸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做酸C.能跟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叫做酸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8、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A.H+,Na+,NO3-,MnO4-B.Cu2+,Mg2+,Cl-,SO42-C.H+,K+,OH-,NO3-D.NO3-,SO42-,K+,Mg2+9、氢氧化铁胶体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A.稀硫酸B.酒精C.饱和硫酸钠溶液D.磷酸钠溶液10、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2OB.CO2C.H2SO4D.Cl21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12、下列有关0.1mol·L-1Na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1L该溶液中含有NaOH40gB.100ml该溶液中含有OH-0.01mol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D.在1L水中溶解4gNaOH即可配制得0.1mol·L-1NaOH溶液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C.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1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B.32gC.64g/molD.32g/mol1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A.MnO4-Mn2+B.HClCl2C.FeFe3+D.KClO3O217、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已吸潮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19、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个数比为()A.3︰2B.2︰1C.1︰1D.1︰220、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