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业达标]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故选B项。2.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答案B解析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这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选B项。3.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答案A解析从材料“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有许多威压”可得出主张言论自由,故A项正确。4.“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材料表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答案C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主义支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作的准备,故选C项;A项是在1921年,B项是在中共“一大”会议上才明确提出作为目标;D项出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5.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因素有()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③五四运动的推动④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A项。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被称为国民大革命。“国民”的主要含义应是()A.由国民党发起B.底层民众广泛参与C.以进步各阶级联盟的统一战线为基础D.以反帝、反军阀为革命任务答案C解析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形成了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故选C项。7.歌曲、歌谣从来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以下各项能反映20世纪20年代历史的是()A.立国行宪废帝制,有花无果恨悠悠B.大家齐唱太平歌,全靠翼王安天下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D.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答案C解析A项应指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但革命胜利果实被篡夺,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856年太平天国在翼王石达开领导下,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故C项正确;1900年前后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目标,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8.1926年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称:“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政府现在确实有力量向外发展了。”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的目标是()A.领导工农运动B.发动北伐战争C.发动“四一二”政变D.实现国共合作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26年”“军事报告”“向外发展”。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B项正确。领导工农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A项错误;发动“四一二”政变与题干意思不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时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9.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B解析根据“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