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石》教学设计那大第一小学林杏兰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三、教学流程:第二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出示词语: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络……”等词语。3、课件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2—4自然段)二、细读课文,感受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第2段和第4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画出来多读几遍,用心体会。2、文中人物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3、那是一种怎样的美?(齐读)预设美(一)感受老人摆搭石的美,感悟行为美。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读)1、体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哪可以看出来呢?师: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2、比较这两句话。(课件出示)(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2)、“上了点年岁的人,……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3)、指名读。(4)、说出不同,哪句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加的适合?(5)、为什么?(因为关联词语,后面的“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6)、“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指名读认真搭石的句子)(7)、指导朗读(关联词语读的重一些)(随机板书:善良美)预设美(二)品味“走搭石”的美1、一行人走搭石课件出示:“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就会掉进水里。(1)、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人们走搭石时都想着后面的人)课件出示:“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协调有序的美)(2)、怎么个协调有序?2(3)、形容搭石的声音(踏踏,轻快的感觉)(4)、这是一种什么美(声音美)(5)走在搭石上还可以看到什么画面?(清波荡漾、人影绰绰)预设(三)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课件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才相背而行。”(谦让、友善)预设(四)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1、理解“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理应如此,非常自觉,自然。2、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这样的搭石和这样的乡亲,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3、总的感悟搭石默默无语的奉献美。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师: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刘章爷爷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他从这不起眼的搭石中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也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美。现在,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美?(生自由说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生:美是妈妈的微笑生:美是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美是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生:美是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生:美是献给老师的一杯热茶,美是老师的微笑生:美是和同学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美在身边,美是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美在身边,美是_______________。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美和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美的心去对待他人,以美的语言去温暖他人,以美的行动去感动他人,我们将会发现世界处处充满爱,人生是如此的美好!六、作业布置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七、板书21搭石善良美构成了家乡的谦让美一道风景和谐美敬老美奉献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