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生转化个案一、转化对象基本情况:1.姓名:王XX,男,年龄16岁,家住湖北保康县城关镇,家庭成员6人:爷爷、奶奶、妈妈、后爸、姐姐。2.该生好动,自控力很差,散漫任性,脾气暴躁,经常打架闹事;有缺点错误先狡辩,推卸责任,甚至顶撞老师,经常抽烟,不爱劳动,办事不讲原则,早上睡懒觉,犯错误后累教不改。3.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在学习上,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玩手机、讲闲话,影响教学秩序;对待作业马虎,经常有抄袭别人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很差。4.该生虽犯错误后总是先推卸责任不承认错误,但当老师抓住把柄后态度明显好转,能承认错误;同学之间比较讲义气,热爱体育运动。二、情况分析:1.该生父亲早亡,母亲与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一方面爷爷奶奶溺爱孙子,另一方面母亲没有更多的精力管教孩子,致使孩子品德、习惯等各方面的教育缺失,等看到孩子问题较大不服管教时已经晚了,上初中后虽然母亲要求严厉,但孩子总在学校惹是生非,甚至在家长面前说假话,欺骗家长,后来有了后爸,后爸对待孩子虽然也很好,但心里上的一道坎总是过不去,更不听其管教,这样造成孩子在家里顺意时表面上还听妈的,不顺意时随心所以,家长拿他没办法。2、学生上小学后期和初中时,由于疏于家庭管教,学习成绩差,惹是生非,受到批评和教育第一反应就是不承认,证据确凿时又能虚心接受但屡教不改。作业经常不交,或者交空白本子,考试成绩差也不告诉家长甚至欺骗家长。三、个案辅导策略:1.认真收集该生的材料,到以前初中的班主任及同学那儿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及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2.善于观察并发现该生的困难,如生活上的困难,情感上的困惑等,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真情,让他主动地接纳你。3.采用“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鼓励和引导孩子向善向上,尤其根据他个人的喜好让他担任体育委员,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感情,化解消极情绪。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指导、培养、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同学、班级、学校、家庭中的的位置及作用。4.经常与其家长联系,主要的不是反应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而是就如何寻找机会让其充分认识错误,发挥正能量进行沟通。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和措施,达到学校、班级、家庭步调一致,协调统一。5.找准恰当的时机对他进行个别疏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的严重性,让他知道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只要有决心改正错误的决心改正错误,就一定能不断进步,成为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栋梁之才。6.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发展计划,在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后,不要求他立即改掉所有错误,而是帮助他制定改错计划,让他自己确定哪些是能立即改正的,哪些是一至半个月能改正的,哪些是一至三个月能改正的,只要是切实可行就可。与此同时,帮助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做工作让他主动请班级同学或班委会成员过自己制定计划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四、转化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该生在家能与父母交流,欺骗父母的情况明显减少,不与父母闹别扭,发脾气了。2.学生在校自控能力增强了,所犯错误明显减少,犯错误也敢于承认了。顶撞老师的暴躁脾气基本改掉,打架闹事的也少了,在他的带领下,早上睡懒觉的几乎没有了,两操秩序良好。3.学生上课做小动作、玩手机、聊天影响他人的现象明显减少,所有的作业基本都能完成,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但是学习态度有了一定的改进,各科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五、个案总结:对于双差生的转化,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样教育就能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2.献出爱心,通过关注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等发现学生的困难或困惑,适时的予以帮助,这是使教育者能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只有我们教育者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