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辛传秀曾光楠内容摘要:目前因为各种因素使幼儿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本文对幼儿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了初浅的阐述。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教育性的措施,保持并促进个人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及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减少造成心理疾病原因的一门科学。心理的健康,我们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智力正常,活泼开朗,喜学好问,积极参与活动,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②合群、乐群,愿意与同伴友好交往,能适应集体生活,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有错就改。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留守子女增多、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为此,我们对我园大、中、小班各选20名幼儿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3.2%,情绪抑郁、自卑、不自信达11%,忧虑、紧张、孤僻达8.5%,有攻击性行为达5.3%。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被骄宠成“小皇帝”,受到家里的溺爱,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担忧。幼儿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和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对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贬。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幼儿园规程》指出:关注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1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幼儿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十分重要。二、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近来,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执行,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大家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近年来我们对在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活动。但是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我们将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来,目的是为了能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些理性的思考,以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落实。1.教师有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行为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了模仿效应。2.家园教育存在着不同步的现象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2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3.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概念混淆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