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之《口语交际·合作》一、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合作》二、教学目标:Ⅰ知识技能:能简洁、清楚、完整地说说自己与别人合作的经过,或者发生在其它人身上合作的事情;Ⅱ过程方法:通过孩子的说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让孩子真正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合作”;Ⅲ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合作”真正存在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们具有团结合作的能力。三、学生情况分析:孩子们的男、女生数均匀,天真活泼。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热情是高涨的,特别是部分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烈,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孩子还不能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四、教学重点:能把自己所讲的事情说得简洁、清晰、完整。五、教学难点:将孩子们所讲的有关合作的故事升华到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中,让“合作”真真正正转化为孩子们自身具备的一种素质。六、教学过程:(一)听歌入题1、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2、请孩子们说说这首歌想要表达的心声;3、引入今天的说话话题——“合作”。(二)小组交流1、四人为一小组,轮流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合作”的故事或者自己亲历的“合作”的事情;2、推荐一个你们小组认为最能体现“合作”价值的故事;3、班内互评,说说你们觉得哪个小组的故事最能体现“合作”精神和价值的故事,简述你的理由;4、评出表述最简洁、清楚、完整且故事最能体现“合作”价值的故事。(三)视频播放1、播放一段课外活动时孩子们的“拔河”比赛(提前预设的活动,孩子们亲历);2、说说你觉得获胜的小组是怎么赢得比赛的(注意要请获胜队的孩子来发言,也请暂时失败队的孩子来总结一下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四)拓展延伸1、展示师生搜集的有关“合作”的谚语,短语,古往今来的资料;(速度控制要比较快);2、说说你今后在学习生活中怎么做好“合作者”,怎么利用团结合作的精神来经营好自己的学习生活。(五)老师提升总结七、课后反思《团结就是力量》是每天放学后,孩子们打扫卫生都能听见的大广播里的歌曲。为什么要把如此熟悉的歌曲带到孩子的课堂里来重温呢?其实意为“合作”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所不在。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区域引入话题,让孩子有一种时常关注身边生活的意识,养成一种细心的好习惯。这节课的高潮出现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视频播放”,孩子们很意外地看到自己之前亲历的这场拔河比赛,在分析、总结自己队获胜或失败的原因时,那是七嘴八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当然这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安排问题。因为一个孩子起立发言的时间是机动的,有点孩子喜欢说,可能时间就过了,所以在听歌、看视频环节,就得好好控制时间。像自己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就显得紧巴巴的,在后面的教师提升环节就是噼里啪啦一阵鞭炮放,没有真正起到升华的作用,而是一种类似形式性的总结。没有给孩子深刻地留下“合作”的意义。所以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也是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