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表演总结历史史实年代久远,过去的战火硝烟化成了静静的文字,学生学起来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为了再现当年的场景,我们备课组老师们会编排一些历史课本剧来调动学生的学史兴趣。在讲述《重庆谈判和人民战争转入反攻》中,我们备课组准备了一个课本剧,用以真实地反映1945年重庆谈判前夕,国民党和共产党不同的立场与信念。以前很少让同学表演,也没有让学生编排过历史剧,所以这一次是直接写好让同学们表演。有的学生确实具有表演天赋,他的语言及神态把当时人物的不同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学生很快地了解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赴重庆的利与弊也很好的表现出来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课本剧表演,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热情高,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历史的趣味性,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过课本剧到底怎样编排、怎样演呢?我还是存在着迷惑,这次课本剧表演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到之处。第一、课本剧没有经过学生广泛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得来,就难以对当时环境的了解,难以理解当时人物的心情,表演起来只能是“依葫芦画瓢”了,难以渲染气氛;第二少数学生表演不够严肃、严谨,表演时很随便,以为只是在台上玩玩而已;第三、极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胆小,语言表达不准确,声音太小。几点想法:1、课本剧必须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必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确立一个好的主题十分重要(每学期初集体研究确定几个主题)。2、历史课本剧应该要有严肃性、科学性,要符合史实。3、学生阅历尚浅,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于塑造历史人物的火候较难把握,因此教师应该对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进行细心的指导,再由学生自编自演。4、历史课本剧比较耗费学生精力,在平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学期在所有教学内容中自选一个,精心准备一出课本剧,当上到这一内容时,拿出来展示一下。这样做,既可以扩大参与面,又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在学期结束前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将其保存起来,备作日后教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