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一次函数的图像(二)说课稿邮箱:ZENGYI2651@126.COM主讲人:江南中学曾义§18.3一次函数的图像(二)•讨论课题•说课结构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1、教材分析(说教材)2、学情分析(说学法)3、教学策略(说教法)4、教学程序及设想5、板书设计及时间安排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华师大教材第十八章第三节第二教时的内容。本章引入了变量和函数,因此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函数图像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它的学习必将为以后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教材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根据解析式判断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也能根据函数图像判断解析式中k,b的符号。•(二)教学目标分析新教材的目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重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创新的合作探究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函数图像经过哪些象限,也能根据函数图像推断出解析式中k、b的符号。2、教学难点:如何全面理解两个一次函数,当解析式中只有k相等时图像平行;只有b相等时图像相交于(0,b)点的特征。学情分析作为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与函数》、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已经能运用两点作图法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基础之上。本堂课是对一次函数图像的深入和拓展。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基本上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应发挥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优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特点分析学生知识障碍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函数,还很难真正实现数与形的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展示和引导。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在探究式子中学习在体验图形中感悟在反思结论后提升•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图形演示法逻辑推理法教学程序1、知识回顾2、探究新知4、共同商议3、知识提炼5、知识拓展6、逆向思考7、小试牛刀8、课堂小结9、独立作业10、结束寄语知识回顾1、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y=kx+b(k,b为常数,k≠0)y=kx(k为常数,且k≠0)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是经过点(0,___),(,0)的。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经过点(),()的。0,0b一条直线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是什么?1,k一条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2x和y=2x+2的图像yo12345-1-2-3-4-5-6213456-1-2-3-4x··y=2x-3猜一猜:函数y=2x-3的图像可以怎样得到?y=2xy=2x+2y=2x+2与y=2x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将y=2x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y=2x的图像必过两点y=2x+2的图像必过两点(),()(),()0,01,20,2-1,0y=2x+2可由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探究新知直线y=k1x+b1与直线y=k2x+b2有什么关系?1、如果k1=k2,b1≠b2那么这两条直线()2、如果k1≠k2,b1=b2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于(0,b)y=2xy=-2x+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2x,y=2x+2和y=2x-3的图像yo12345-1-2-3-4-5-6213456-1-2-3-4xy=2x-3共同商议y=2x经过哪些象限?一、二、三一、三、四一、三y=2x+2呢?y=2x-3呢?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2x,y=-2x+2和y=-2x-3的图像y=-2x经过哪些象限?一、二、四二、三、四二、四y=-2x+2呢?y=-2x-3呢?y=2x+2y=-2xy=-2x-3当k>0,b>0时,经过哪些象限呢?y=kx+b(k,b为常数,k≠0),经过哪些象限呢?当k>0,b<0时,经过哪些象限呢?当k<0,b<0时,经过哪些象限呢?当k<0,b>0时,经过哪些象限呢?一、二、三一、三、四一、二、四二、三、四温馨提示:同桌交流,互相帮助!知识拓展根据下列一次函数y=kx+b(k≠0)的草图回答出各图中k、b的符号:逆向思考k___0,b___0k___0,b___0k___0,b___0k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