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3篇)一、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些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用鼓舞人心而求真务实的笔触,勾勒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辉煌前景,成为这次全会一个突出的亮点。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面对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全会对文化领域的队伍和人才建设再次作出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第1页共4页具体来说,教育系统要做好四点。一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平台,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供更多的沃土。二是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创新,文化建设是源泉。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才能保证我们的发展与创新。三是学校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足、开全、开好各门课程,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四是学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校,努力发展硬件和软件设施,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着力体现育人特色,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系统才能进一步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传承优良校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用智慧谱写辉煌的乐章,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二、一是联系思想,强化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二是联系责任,认真履职。及时梳理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析掌握廉洁从业风险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完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三早工作机制。三是突出重点,严肃纪律。真正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抓紧抓好机关内部反腐倡廉工作,这是纪律约束,也是基本要求。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工作是一把手负责,一把手要切实承担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首要责任。坚决把责任落实到位。不仅要监督他人,自己更要接受监督。要加强制度建设,一切按制度办、按规矩办。五是要联系工作,抓好落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工作载体统筹力度,要求全单位党员干部对照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思路。风气正则民意顺,民意顺则社会稳,社会稳则事业兴。只第2页共4页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才能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