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综合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018秋季数学八年级上册•HK一、选择题(4分×10=4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3cmB.2cm,2cm,5cmC.1.5cm,2.5cm,5cmD.3cm,4cm,5cm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3.下列命题: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DAC4.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1D.a=25.点P是△ABC内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AC于D,连接PC,则图中∠1、∠2、∠A的大小关系是()A.∠A>∠2>∠1B.∠A>∠1>∠2C.∠2>∠1>∠AD.∠1>∠2>∠A6.在△ABC中,AD是中线,AB=12cm,AC=10cm,则△ABD和△ACD的周长差为()A.7cmB.6cmC.2cmD.14cmADC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3cmB.6cmC.3cm或6cmD.8cm8.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标准三角形”,其中α为“标准角”,如果一个“标准三角形”的“标准角”为100°,那么这个“标准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A.30°B.45°C.50°D.60°BA9.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S△ABC=4cm2,则S阴影等于()A.2cm2B.1cm2C.12cm2D.14cm210.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交于点G,若∠BDC=140°,∠BGC=110°,则∠A的度数为()A.70°B.75°C.80°D.85°BC二、填空题(4分×4=16分)11.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它是命题(填“真”或“假”).12.如图,AE⊥BC于点E,∠1=∠2,∠B=30°,则∠D=.13.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如果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真60°75°14.如图,已知△ABC中,AM是BC边的中线,N是AM的中点,O是BN的中点.若△MON的面积为3cm2,则△ABC的面积为cm2.24三、解答题(共94分)15.(8分)指出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是假命题的举出一反例.(1)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4整除;(2)不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解:(1)假命题,例如:10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2)假命题,例如:不等式两边同乘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16.(8分)如图:(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AB;(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CD;(3)若AB=CD=2cm,AE=3cm,求△AEC的面积及CE的长.解:(3) AE=3cm,CD=2cm,∴S△AEC=12AE·CD=12×3×2=3cm2, S△AEC=12CE·AB=3cm2,AB=2cm,∴CE=3cm.17.(8分)“佳园工艺店”打算制作一批两边长分别是7分米、3分米,第三边长为奇数(单位:分米)的不同规格的三角形木框.(1)要制作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木架,共有种;(2)若每种规格的三角形木框只制作一个,制作这种木框的木条的售价为8元/分米.问至少需要多少钱购买材料(忽略接头)?解:设第三边长为x分米,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7-3<x<7+3,即4<x<10.又x为奇数,所以x取5、7、9,则[(7+3+5)+(7+3+7)+(7+3+9)]×8=51×8=408(元).318.(10分)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解: AB∥CD,∴∠ABC=∠1=65°,又 BC平分∠ABD,∴∠CBD=∠ABC=65°,又 ∠BCD=∠1=65°,在△BCD中,∠BCD+∠CBD+∠BDC=180°,∴65°+65°+∠BDC=180°,∴∠BDC=50°,∴∠2=∠BDC=50°.19.(10分)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点D,E是AD上一点.求证:∠BED>∠C.证明: ∠BAC=90°(已知),∴∠BAD+∠CAD=90°. AD⊥BC(已知),∴∠C+∠CAD=9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BAD(等量代换).在△ABE中,∠BED是外角,∴∠BED>∠BA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即∠BED>∠C.20.(10分)如图,已知AB∥DC,∠1=∠2.求证:∠3=∠4.证明: AB∥DC(已知),∴∠1=∠EAB(两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