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互斥事件学习目标1.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含义,会判断所给事件的类型;2.掌握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并会应用;3.正确理解互斥、对立事件的关系并能正确区分、判断.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3.4互斥事件课前自主学案课前自主学案温故夯基1.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几何概型的两个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_______,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____________.P=d的测度D的测度有限性等可能性无限性等可能性P=mn知新益能1.互斥事件(1)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2)如果事件A1,A2,…,An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事件A1,A2,…,An彼此互斥.(3)设A,B为互斥事件,若事件A,B__________发生,我们把这个事件记作A+B.不能同时发生任何两个都是互斥事件至少有一个2.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1)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___________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B)=___________.(2)一般地,如果事件A1,A2,…,An两两互斥,那么P(A1+A2+…+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A+BP(A)+P(B)P(A1)+P(A2)+…+P(An)3.对立事件(1)两个互斥事件必有一个发生,则称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A.(2)对立事件A与A必有一个发生,故A+A是必然事件,从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公式:P(A)=1-P(A).问题探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吗?反之是否成立?提示: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课堂互动讲练考点突破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判断(1)利用基本概念来判断:①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②对立事件首先是互斥事件,且必有一个发生.(2)利用集合的观点来判断:设事件A与B它们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分别是A,B,①若事件A与B互斥,即集合A∩B=∅;②若事件A与B对立,即集合A∩B=∅,且A∪B=I,也即A=∁IB或B=∁IA;③对互斥事件A与B的和A+B可理解为集合A∪B.判断下列给出的各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3)“抽出牌的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牌的点数大于9”.【思路点拨】根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定义进行判断.例例11【解】(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桃”和“抽出黑桃”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是互斥事件.同时,不能保证其中必有一个发生,这是由于还可能抽出“方块”或者“梅花”,因此,二者不是对立事件.(2)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且其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3)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的牌的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的点数大于9”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如抽得点数为10,因此,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名师点评】“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都是就两个事件而言的.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是其中必有一个要发生的互斥事件.因此,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自我挑战1判断下列各对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是否是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演讲比赛.(1)恰有1名男生和恰有2名男生;(2)至少有1名男生和至少有1名女生;(3)至少有1名男生和全是男生;(4)至少有1名男生和全是女生.解:(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理由是:在所选的2名学生中,“恰有1名男生”实质是选出的是“1名男生1名女生”,它与“恰有2名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是一对互斥事件,但其并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所以不是对立事件.(2)既不是互斥事件,也不是对立事件.理由是:“至少有1名男生”包括“1名男生1名女生”和“2名都是男生”两种结果.“至少有1名女生”包括“1名女生1名男生”和“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