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一分钟公祭死难者素材回放寒风凛冽,冬雨绵绵。南京的大街小巷已落满法桐的黄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松柏依然苍青。2016年12月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三个国家公祭日。7时,天刚刚亮,国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缓缓升起又徐徐半降,为遇难同胞下半旗致哀。素材回放10时整,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公祭仪式开始。8000余名各界代表统一列队、胸佩白花、肃穆而立,雨水打湿了人们的脸庞,却几乎没人抬手去擦拭。耄耋之年的幸存者和抗战老兵也站在雨里,戴着的帽子也都捏在手里。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轰鸣声震荡着古城南京的大街小巷。纪念馆里雨声淅沥、万人肃立,纪念馆外行人驻足、车辆停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一分钟,在这个城市,时间仿佛凝固了。素材回放静默的人们仿佛陷入了回忆:79年前的这一天,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屠戮,六朝古都满目疮痍,无数民众流离失所。那是南京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一分钟默哀后,街头的人流车流恢复,纪念馆里的仪式继续进行。79名南京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当纪念馆里的和平大钟撞响,3000只和平鸽飞向天空。解读应用【素材解读】南京的悲剧,不仅是属于南京的,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今天的世界,远没有到海不扬波、天下太平的时候。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右翼势力并没有对他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真诚忏悔;民族主义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强势思潮和政治运动;美国也选出了一个公开打出“美国优先”的“美利坚民族主义总统”。形势要求我们重新唤醒并强化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今天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中汲取建设强大国家的力量。解读应用如果说,历史给犹太民族的选择是简单的话,那么给中华民族的选择也是简单的,那就是:强大国家,或者南京大屠杀!永不忘记,是因为我们必须强大!【适用话题】伤痛记忆,永远的清醒剂和平追求,共同的理想梦家国情怀,民族的凝聚力愿历史教训伴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战争不相信眼泪,强军才能安邦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背叛英雄人物是民族财富,我们要捍卫和传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