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自主学习目标•1、了解雨果、伏尔泰的生平简历、思想、启蒙运动及写作背景。•2、识记生字词。•3、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和段落(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段)•4、体会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创作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简介《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伏尔泰才思敏捷,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伏尔泰坐像作者:(法)乌东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思想就是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全人类发出了对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陨落(yǔn)灵柩(jiù)睿智(ruì)诅咒(zǔ)深邃(suì)宽恕(shù)弥留之际黎民百姓恼羞成怒•肃然起敬不屈不挠登峰造极•媚上欺下恪尽职守(kè)陨落:本文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灵柩:死者已经殓入的棺材。凌驾:高出(别人)。睿智:英名有远见。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起欺负下层人民。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这篇演讲是文坛泰斗对思想大师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是演讲中的精品。1、本文是什么文体?演说词(议论文)2、演说内容是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一)说说读后的第一感受:内容上:1、雨果对伏尔泰作出了怎样高度的评价?2、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了怎样杰出的贡献?语言上:和别的文章相比,读出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整体把握全文内容•本文可分三部分:一、(1)对伏尔泰作出的世纪性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二、(2―13)赞颂伏尔泰在思想启蒙方面和现实关怀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笑对一切的非凡人格。•三、(14)从历史回到现实,表达对伏尔泰的崇高敬意以及继续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争取人的各种权力的决心。这篇演讲通过对先贤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及其世纪性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对其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表达了对伟人的崇高礼赞,同时,对现实的关注也促使作者发出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呼唤。细读第一部分,思考•1、作者怎么评价伏尔泰的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