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长丰县下塘中心校王丙轮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小学数学课堂。首先,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指的是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集成与一体。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感官由抽象转化为直观,使一些比较抽象或难以掌握的概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那么怎么样使用信息技术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的具有动态感、直观性和立体感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信息技术是通过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时,我使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画,随着小数点向右移动孙悟空的金箍棒同时变大,将小妖怪降服,并且加上配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教师在新课开始,如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就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和空间的教学内容也是老师常常头痛的难点,这部分内容的操作性强,经常需要动手操作,在课堂上画一些图形,还要教学生怎么样去画。我们提前画好吧?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画图的过程,对于画图的重点没有直观的感受。到课堂上再画吧?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往往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掌握,比如:《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不仅要学生学会如何动手量角的度数,还要学生掌握根据要求画出一定度数的角,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可能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1,、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他示范很多遍才能掌握要点,那就是说,我们要在课堂上亲手画很多遍,很是耽误时间。2、我们手拿量角器在画角或者量角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往往会挡住一小部分学生的视线。今年我们学校班班通项目投入使用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我使用一体机上的电子白板软件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并将我操作的过程使用白板的屏幕录制功能将动手画角和量角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再播放几遍,并根据需要在难点处暂停并站在旁边讲解。这样就不存在要重复操作以及挡住学生视线的问题了。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和回顾,极大地方便了教学。三、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传统的课堂中很难把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很容易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因此,数学教学当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教师在世人的眼中都是博学多才的典范,然而普通一线老师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要向学生详细而准确地介绍有关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数学文化,就得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收集整理与引导活动。有效运用网络查询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展延续教材内容、填补师生知识层面上的“空白”和纠正认识层面上的“偏差”。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中,可穿插“古今中外”的货币情况;在《年月日》一课中,用动画放映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年月日的知识等等。“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向信息化递进,身为师者,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不断更新、充实、提高自己,有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演绎得更加灵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