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故事生动有趣,插图形象地体现了课文内容,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和8个词语,同时认识“壁、虎、逃、蝇、姨”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l、认识生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用处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可再生的特点。二、说教法、学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童话,里面的角色比较多,适合指导朗读,因此怎样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应当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内容。具体指导如下:文中有五个人物,分别是小壁虎、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和妈妈,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年龄,因此要在语调和语速上把握好。小壁虎年龄小,读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小鱼姐姐语气是诚恳的。黄牛伯伯的声音应该是缓慢的,慈爱的。燕子阿姨说起话来很有耐心。妈妈的话里能体现出对孩子的爱,就像自己的妈妈对自己说话时一样,充满温暖。最后一句,要读出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新尾巴时的惊喜之情。语速比前边的话要快,语气上扬。三、说教学程序(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1.通过图片导入本课2.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3.思考问题:问题一: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问题二: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借到了没有?训练学生学习完整地表达课文内容。(三)导学课文内容,突出重点。1.寻找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2.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1)领学第1、2自然段。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2)领学第3自然段。A.让学生说说小壁虎爬到哪里,指导爬字动作慢,读的语速也要慢一些,要读出小壁虎有礼貌的语气,小鱼姐姐的诚恳,以及小鱼尾巴的用处,并分角色读一读。(3)学习第4自然段。A.指名找两名学生读本段。B.指导分角色朗读。C.说一说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4)自学第5自然段。A.让学生同桌自学这一自然段B.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让学生说说燕子尾巴的作用。C.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二。3、4、5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这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3、学习6——7自然段。在指导读的过程中,要读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伤心的语气,以及发现了长出新尾巴以后惊喜的语气。4.突破难点,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重新播放课件:一条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讨论如果尾巴挣不断会发生什么后果?(会被蛇吃掉)从而领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四)、拓展延伸,展示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