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羹之争-----浅谈如何解决幼儿纠纷汪月琴一、发现问题:抢调羹有时你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观察能力,连吃饭的调羹他们也进行了分类:一种是小鸟调羹——上面有小鸟图案,一种是花调羹——上面有花图案。餐前准备时小组长准备发碗,首先小组长就给自己准备了小鸟调羹,吃饭时间到了,争吵声,抢夺声,告状声接蹱而来“小鸟调羹是我的”“他抢了我的小鸟调羹”……最后在我的批评教育下,战争才会平息。但第二天又有类似情况重演。二、分析问题:分析抢调羹现象我与其他老师一商量,才知道每个班都有这种情况。我找来几个小朋友询问喜欢小鸟调羹的原因,辉辉说:“小鸟调羹结实,用调羹挑饭方便”;轩轩说:“小鸟调羹漂亮”。波波说:“因为小鸟调羹的柄是平的,拿起来舒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鸟调羹确实比花调羹结实,在形状和新旧上也有差异。我总结了一下幼儿发生儿争抢的原因:1.部分幼儿确实通过观察喜欢小鸟调羹2.幼儿的跟随心理,别人都说好也觉得好3.独生子女的占有欲,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三、问题的解决1、对策与方案:幼儿还没有很好的具备谦让与分享的意识,考虑问题常常使用攻击性行为。如果一味的批评、说教只能平息暂时,明天将又重蹈覆辙。经分析认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思路:一是可以让孩子学会移情,让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宽容、理解别人,更多时候能想到“也许他比我更需要”。二是应逐步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干预,作一个引导者,多给幼儿提供解决自己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法。三是在一日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同伴间一起学习、游戏的快乐,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使他们真正理解哪些行为不恰当,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改变那些不良行为。为此,我希望通过以下方案的实施,让幼儿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争抢”行为的错误,从中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分享与谦让。(1)聊天谈心:了解幼儿,让其意识到行为的不当。(2)集体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体验:换位思考,体验行为后果。2、方案的实施:第一步:聊天谈心: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寻找机会与经常争调羹抢椅子、玩具的王玉珏聊天,了解他的真正想法,从而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师:今天为什么抢调羹?珏珏:我喜欢小鸟调羹师:哪个是小鸟调羹?珏珏:老师,就这个!师:这调羹挺好看的,老师也喜欢!珏珏:我每天都想用小鸟调羹吃饭,但有时抢不到。师:老师也想用这样的调羹,你会跟我抢吗?珏珏:不会的,老师。师:为什么你肯让老师而不肯让别的小朋友?珏珏:(不好意思)无语……师:老师发现你眼光真好。今天要不是你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小鸟调羹这么好看又好用呢,要是能把你喜欢的好东西跟大家一块儿分享,就太好了!珏珏:(点头)师:以后你会和大家分享吗?珏珏:嗯。师:能跟老师拉钩吗?珏珏:(高兴地伸出小指)好!在这种轻松愉快的闲聊中,珏珏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知道好东西要与同伴分享,有了这样的意识是个良好的开端。但孩子毕竟年龄小,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可能每次都让给别人,就像曾经听一个专家说过“在孩子的眼里,他心爱的东西就像你手上戴的结婚钻戒,你愿意随便跟人分享吗!”引导孩子寻找轮流、谦让、等待或争执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交往的技巧,我想,这些问题有必要让全班的孩子都来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如何解决班级的“抢调羹”?师:最近我们班级经常有抢调羹的现象,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毛毛说:“老师,要不全部使用花调羹吧”师:“那小鸟调羹不是浪费了”高雨桐说:“老师,你把两种调羹分开用,今天全部用花调羹,明天全部用小鸟调羹。”师:“每天有几十几百个调羹统一清洗和消毒,如果要将它们每天分类,厨房阿姨会很辛苦。逸逸说:“要不每天老师来发调羹”师:“没发到小鸟调羹的会不会很伤心?”豆豆说:“小朋友谁吃饭最干净给谁用小鸟调羹”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到时都可以试试,但我还是有点担心,班级的玩具、图书有时也会出现争抢,这是为什么?(帮助幼儿寻找主观原因)鹏鹏:“有的小朋友就爱抢别人的东西”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