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行动计划(草稿)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内涵发展,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结合山东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发挥已有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率先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实现山东省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27二、现状与问题1.现有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截至到2015年3月底,全省17市140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教育城域网,连接覆盖了超过85%的中小学。100%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96%的高等职业学校和88%的中等职业学校均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普遍开展,成效显著。具有山东特色的基础教育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已初步建成并得到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建设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初步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和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普遍推进。信息化应用系统研发、应用和推广得以推进,初步形成了一支研发、应用推广的技术支持队伍,对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初步实现了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的网络化。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初步部署,信息化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得以推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铺开,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普遍部署,统一认证、信息门户等信息化集成平台初步建成,业务系统初步融合,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2/272.存在问题教育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普遍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运行维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凸显。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农村与城市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差距明显存在。三、总体目标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形成相对完备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全面建成具有山东特色、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终身学习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依托和利用公共通信资源,加快完善升级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在全国率先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设完成上下贯通、覆盖全省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3/27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部分学校、部分区域、部分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在东部地区领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4/27四、发展任务1.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习惯为着力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三通”。结合教育城域网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和升级,以县域为主,集中部署中小学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及平台建设,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