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制造产业进展行动计划一、进展基础截止 2025 年底,我市涉及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制造的企事业单位约 30家,2025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 5 亿元。拥有时空 3D 智造云平台、3D 打印创新技术中心总部两家在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 台。时空 3D 智造云平台通过链接行业上下游资源及用户需求,进行资源有效 整合,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提供一个优质的产 业服务平台和线下示范基地,力争从线上到线下建立 3D 打印进展生态圈。产 业主要集中在 3D 打印创新产业园、市北区工业科技园、高新区。二、进展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内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增材制造产业成为 经济进展新增长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计 理念加速融合。全球制造、消费模式开始重塑,增材制造产业将迎来巨大进展 机遇。我市增材制造产业与全国各地一样处于起步探究进展阶段,与其它城市 相比,侧重各有不同,主要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增材制造产业进展总 体处于新兴技术初级阶段,缺少设计、材料、装备、工艺等环节的关键核心技 术。二是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足。三是企业规模普遍 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标准、试验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三、进展目标2025 年,全市增材制造业产值达到 7 亿元,在 2025 年进展基础上,争取 1 家企业年产值突破 50 万元。2025 年,全市增材制造业产值达到 10 亿元,争取 1 家企业年产值突破 1 亿元。2025 年,全市增材制造业产值达到 14 亿元,争取新增 1 家企业产值突破 过 1 亿元。2025 年,全市增材制造业产值达到 20 亿元以上,争取培育 2 家行 业领军企业。到 2025 年,全市增材制造业产值达到 30 亿元以上,争取 2-3 家企业年产 值突破 1 亿元,力争引进 2-3 家企业并培育成领军企业,市 3D 打印创新产业园 建设成国内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产业集聚区。四、进展举措(一)进展方向。一是创新驱动,夯实基础。强化技术、制度、模式、理念 等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健全设计、材料、装备、工艺、应用等环节的核心 技术体系,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二是需求牵引,统筹推动。面对传 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消费等应用需求,深化推动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等 领域中创新应用,积极促进在生物医疗、教育培训和创意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