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唐婉宿州五中张婷昨夜,听着窗外隆隆的雷声,看着帘外连绵不断的雨,思绪翻飞,难以入眠。常言道春雨潇潇,却不曾想这夏雨也撩人心绪,惹人愁烦,那两个多才却又多难的绝世才女的形象就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夜雨滴梁园,淋冷响窗户。与我耐宵寒,青灯伴琴筑。”----这是唐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易安(清照)。唐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之前妻,陆游青梅竹马的表妹,一个才华卓绝、秀美温婉、柔情似水的女子。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婚后心心相印,恩爱有加。常在一起填词作赋,吟风赏雨。终于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虽不愿如此,但“百善孝为先”,母命难违,于是两个相亲相爱的人儿从此天各一方,只剩下绵绵无尽的思念。这是生离。李易安,宋代著名女词人,金石家赵明诚之妻。她既有巾帼女子的贤淑,更有须眉男儿的刚毅。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她的婉约词作、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独树一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易安体”。她的早期词作大多写悠闲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是她悠闲幸福生活的写照。但是明诚去后,物是人非,国破家亡,面对曾经的一切,她只能独叹“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死别。唐婉和陆游生离七年后,陆游因礼部会试失利回到家乡。看到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独自徜徉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头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不知不觉随意漫步到了沈园。此时此刻,痴情的唐婉,已经饱受思念之苦,也伴夫君赵士程同游沈园,竟然与表哥、曾经的夫君陆游不期而遇!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种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无疑对唐婉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内心里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满腹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心如刀割,几乎无法承受这不期的相遇!长歌当哭,情何以堪!悲痛的陆游此时早已和唐婉一样肝肠寸断,目送唐婉渐去的身影,伤心欲绝。提笔在沈园的墙壁上挥就一曲《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写毕,陆游伤心离去。而当唐婉,这个才华卓绝、柔情似水的女诗人,一双秀美哀伤的眼睛凝视着墙壁上陆游题写的《钗头凤》,一字一句地吟咏着他那血泪交加的词作时,更是触景生情,痛不欲生,泪流满面。封建礼教,如同一把闪烁着寒光的尖刀,就这样又无情地封杀了一对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爱侣。此时的唐婉,心绪再也难以平静。和着满腔幽怨、满腹委屈、满眼泪水也挥笔和了一曲《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沈园归来,世态的炎凉,情感的无奈,更强烈的相思煎熬着唐婉,使她日臻憔悴抑郁成疾。终于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痴情的唐婉化作一片秋叶,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而远在他乡的陆游,当得知唐婉已经先他而去的时候,更是痛不欲生,满腔悲愤均化作遥遥的思念。唐婉逝去四十年后,陆游重回沈园,物是人非,感慨万千,提笔写下“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他把这思念寄托在笔端,一直到他八十五岁离世时。时过几百年,聆听此曲,犹如身临其境。品味着陆游与唐琬的千古爱情绝唱,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多情的唐婉,不幸的唐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绝世的才女李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