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1934年年1010月从江西瑞金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指图指图)),翻过五岭,突破乌江,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1935年年1010月到达陕北。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1935年年1010月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wēiyípángbómín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指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平平常常的意思。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磅礴:三军:开颜:①(气势)盛大、雄伟。②(气势)充满。如:革命者大义凛然、正气磅礴,吓得敌人心惊胆颤。①指陆军、海军、空军。②对军队的统称。③本课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远征:行程之远,历时之长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远征难:总领全文,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首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形容绵延不断形容巍峨高大对偶承接“千山”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泥丸。比喻、夸张比喻、夸张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上承“万水”二字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尾联三军三军过后尽开颜红一、二、四方面军爬雪山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赤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哪两句总领了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哪两句总领了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课文小结首联:全诗,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颔联:承“千山”,以为代表。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