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词文化在宋朝达到了空前鼎盛的局面。而词又分为两大派——婉约派、豪放派。而婉约派词风就是我们所研究的。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当初,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是由于对该课题有浓厚的兴趣而参加的本次研究。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婉约词这个大范围缩小到有代表性的一位作者身上。小组成员都积极踊跃地投入了进来。我想我们是由于兴趣和对文学尤其是婉约词风的喜好而认真研究。另外,配合本学期语文教材中宋词的学习内容,我们也自己进行了词的创作练习。更加增加了我们对词的认识,使得对婉约词的研究有了初步整体的感知。一.问题的提出:1.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词风存在哪些差异以及其中的原因2.李清为何能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在词坛中取得光辉的成就3.人们工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宗,但为什么李清照也有许多豪放的诗句二.分工:1.第一组到阅览室查资料2.第二组到机房查资料三.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她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然而李清照作为一个词人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日益丰满的时候,我们是否有人去想过她此种文学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还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因素呢?作为一个女人的李清照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论影响中,为什么没有象当时其他的女人一样裹着小脚,三从四德地过完本该属于女人的一生呢?她为什么能在词坛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北宋时上流社会妇女的地位举足轻重,北宋时上流社会妇女的地位举足轻重,李清照曾在女主统治下生活过,因此女子参政对她李清照曾在女主统治下生活过,因此女子参政对她而言,是生活中体验到的现实,对李清照可能产生而言,是生活中体验到的现实,对李清照可能产生启发,激励她关心国事,参与政治。启发,激励她关心国事,参与政治。在南宋,贵族妇女的地位,比以前低落了。在南宋,贵族妇女的地位,比以前低落了。宋代完全以男性宗子为中心,女子只有从属地位,宋代完全以男性宗子为中心,女子只有从属地位,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也越来越紧。但因为家世和婚姻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也越来越紧。但因为家世和婚姻翁姑的关系,李清照对朝廷生活时有所闻,也有机翁姑的关系,李清照对朝廷生活时有所闻,也有机会参加朝廷的交际活动。她的童年及成长期间,因会参加朝廷的交际活动。她的童年及成长期间,因为为没没有受到礼教太大的压制,而能一展诗文的才华。有受到礼教太大的压制,而能一展诗文的才华。另外,宋朝政策重文轻武,另外,宋朝政策重文轻武,对此也有很大影响:对此也有很大影响: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削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削禁帅方镇之权,并将之委禁帅方镇之权,并将之委托文人,又有不杀士大夫托文人,又有不杀士大夫的垂训,至宋太宗尤为尊的垂训,至宋太宗尤为尊崇文士,于是宋朝的政策崇文士,于是宋朝的政策重文轻武,对教育非常重重文轻武,对教育非常重视。而词的进化到了宋代视。而词的进化到了宋代盛极一盛极一时时,虽是从前以,虽是从前以为为不应当以学问为正业的女不应当以学问为正业的女子,这子,这时时候也有机会去学候也有机会去学习。习。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