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本讲的能力层级为B级,内容要求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的用法(结合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特点),结合上下文,准确译出原文句子的意思。有些试卷要求考生给文言文断句,可以看作“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另一种考查形式。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一、文言文翻译(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这里“上官大夫”“屈原”“顷襄王”都要保留。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这里除了“复造(又制造)”之外,也要保留。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最常见的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调换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当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一样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相应的意义来组成词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难、易”换成双音节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译文: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尽了它的肉,才离去。(“断、喉、尽、去”均为一个字换为两个字)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将古词换成现代词这种方法是极为常用的。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了“瑰丽”,“观”换成“景象”。第四部分专题第四部分专题2626考纲解读考点透视技巧点拨素材卡片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