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序[法]罗曼·罗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家、社会活动家;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之一”、“人类深深爱戴的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3-1912)、《母与子》(又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4)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教授艺术史和研究音乐期间写作的,包括三个艺术家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ounaroti,1475-156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整体感知,把握文章1.听读课文•划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把每一段标上序号•注意字词的注音和含义内容给予铁砧戕害(伤害)给予铁砧戕害(伤害)乖巧:乖巧:1.1.(言行等)合人心意(言行等)合人心意2.2.机灵机灵蹉跌:失足跌到,比喻失误蹉跌:失足跌到,比喻失误清明:清明:11,(政治)有法度,有条理,(政治)有法度,有条理22,(头脑)清楚,(头脑)清楚清醒清醒33,清澈而明朗,清澈而明朗思考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名人,英雄是什么样的人?靠心灵而伟大的人2.作者所说的“心灵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注意概括性的句子)明确:他们能忍受悲惨的命运,能与恶劣的环境做抗争,能体味同胞的不幸与苦难,同时又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命充满热情和希望。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ounaroti,1475-156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从欧洲整体的社会现实来谈——社会黑暗的现实呼唤能够带来自由新空气的英雄;2.从人们具体的生存状态来谈——悲惨、绝望、孤独的生活现状,需要英雄来挽救。作者为什么要赞扬这种名人精神,作者创作《名人传》的目的是什么?(注意1—3段中具有总括性的句子)一、(1-5)交代创作《名人传》的原因(一)(1-3)交代《名人传》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二)(4-5)作者对名人的认识二、(6-7)鼓舞读者学习英雄的代表——贝多芬,重新建立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的人类信仰《名人传》《名人传》序序解决疑难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苦痛的人吧!油膏:名人的品格和思想。让那些苦痛的人看看这些日是如何克服苦痛的吧!2.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伟大的人格最重要,是英雄必需的品质,而没有伟大品格的人,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受无知的人顶礼膜拜,满足他们功劳的愿望。分析方法:找主干分析方法:找主干------抓关键句抓关键句------联系上下联系上下文文3.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明确:真正的英雄应是在为他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成为英雄的,而并非为了个人的名誉与虚荣扮做英雄。4.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明确:贝多芬认为战胜磨难是人生的责任,不值得吹嘘。同时表明不能战胜磨难的人是可怜的。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如果你有机会拍一如果你有机会拍一部以“部以“英雄英雄”为题的”为题的电影,你会选择谁为电影,你会选择谁为你的主人公,你会讲你的主人公,你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会如何诠释“你会如何诠释“英英雄雄”二字?”二字?总结:总结:1.1.通过关键句(过渡句,总括句,中心通过关键句(过渡句,总括句,中心句)句)把握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内容2.2.掌握分析句子含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句子含义的方法------抓主干抓主干------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作业:作业:1.1.课后练习三课后练习三2.2.《优化设计》《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