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加强课堂管理老僧堂镇秦庄小学六年级班主任魏云清课堂管理非常重要,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的高低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好坏。在我们的课堂管理中,有的教师“严"字当头,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炬,专心致志,一点一滴必须按老师说的去做;有的教师“放"在首位,管理松散,允许学生上课随便做什么,只要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妨碍他人的学习、不影响课堂纪律.显然,不同的管理产生不同的结果。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课堂管理应该是双方共同参与,课堂管理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做到宽严有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广泛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管理上自己“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何愁课堂管理不科学?那么,本人就结合实际情况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加强课堂管理。一、做到课前要“胸有成竹”。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计划,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的确,新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以往不顾学生的反应只顾自己“满堂灌"的陋习,现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无论是在设计教学环节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都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仍然走“满堂灌"和“满堂问"的老路。新课程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来概括,“台"就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教材,而“搭台"就是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媒介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建构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有效地纟且织学生“唱戏"。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认真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三对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桥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做到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激情的教学是奔放的,有吸引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魅力。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因此,激情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灵。一堂好课的基础是授课者的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这种激情有利于教师把知识燃烧,燃烧的过程既是感染自己,也是感染学生。所以,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力在课堂中不断涌动,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造课堂教学激情氛围,提高教学效力,应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三、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教学的成功不是决定于教学技巧,不是建立在科学内容、课堂计划上的,也不在于视听教具生动的表述或生动有趣的读物上,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严厉而冷漠的教师,虽然也可以保证课堂讲授得正确无误,但是他可能使学生陷于无动于衷或反感的情绪中,而一无所得,因为教师缺乏热情,就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学生个体的特点是丰富多彩,了解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教师不仅要了解个体的学习动机,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表现、品行修养等以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这也将促使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以教师有效的价值引导以及适宜地运用各种教学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