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生本化语言之美充分有效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堂这个德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的任务。学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言教,如何在课堂上、课堂外通过适当的语言、语气、语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是思想政治老师以及班主任需要孜孜求索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简单说教,不注视情景的选择,氛围的烘托,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艺术,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是费尽唇舌却劳而无功,有的甚至会事与愿违,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敌视,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为继。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堂教习和班级学生管理教育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如果教师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掌握并运用好美的艺术化的语言,再辅以适当的音乐、图片,有意识地创设教育的情境,就可以把准学生的思想脉博,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激情化语言——使学生在享受中学习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目前而言,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学习是辛苦的,如果我们老师能设计好一堂好课,学生就不会感受到自己在受苦,反而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会回味无穷,学生们反而会嫌时间过得太快。这堂好课,是要让学生忘了自己在学习,让学生在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同时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增长才干,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效益的获得首先取决于教师,尤其取决于教师上课时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意犹未尽的情感迸发的高度激情的语言。一堂课,学生死气沉沉,教师也会觉得失败,扫兴;而上完一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热情激扬的好课,教师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1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图像尤其是声像具备的视频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视频、Flash的截取,插入powerpoint的技术,不断收集有用的视频画面,比如“两会”的片段可用于党的领导,比如邻里因小事争吵最终反目可用学习宽容、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等知识。只要平时有心,身边可用资源取之不竭。通过展示学生们身边发生的事,和生活中的取材,首先能调动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的眼睛为之一亮,然后再让他们随意表达,谈天说地,最后教师稍作知识点引导,不仅让学生忘了自己在学习,忘了时间,还能达成教学目标,学到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家林格谈到过:当学生的学习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引起他们兴趣而不用别人的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我认为教师首要的工作任务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二、号召性语言——使学生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艺术作品大多有序幕部分,一项工作在开展前也都必须进行宣传发动,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也需要宣传发动——我们一般称之为号召、动员。具体就是要制订好教育教学计划,动员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决心实现既定的目标。号召性的语言还可调节调节气氛,如一次中考政治科目的考试结束后,在休息室,对紧接着的英语、化学两门功课的复习,同学们的情绪不是积极、适度紧张,而是显得很疲惫、淡漠,这时我就大声问他们:“今天的政治考得怎样?”学生们高叫“容易”!,“什么?我听不清。”“容易”!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趁热打铁道:“怎么样,听老师的话没错吧?那下面就更要按老师的要求复习、巩固了,抓紧时间!”前后不到两分钟,学生们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三、知识性语言——使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有一段时间,走进教室,总能在地面上看到垃圾,周围的学生们2视若罔闻,我在班级中提了几次,效果甚微。有一次,我们的政治课堂上学习到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时,联系到班级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不是一上课就开始按照教材介绍的内容讲,而是在上课时就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悦地参与教学,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刚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作为我们班级的一份子,你将为我们班级的环境卫生做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