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心得体会谭宁华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爱和帮助。譬如,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及时而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从而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我热爱学生,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相信学生,关心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个性,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并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在音乐学科中健康发展。我们从事音乐基础教育的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甚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热爱学生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爱生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魅力。据多数学生表明: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十分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并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同时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作人来看的,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的。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下级,当作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唯我独尊,强调要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更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说的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是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每一个学生都不喜欢老师批评时进行挖苦、损伤,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永远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总结人:谭宁华201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