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所有的交通工具在由静止开始加速的阶段都可以当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样,它们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也近似是一个匀减速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实用的.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哪些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知识点1知识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是找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均可以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寻找出来,根据所学的知识首先确定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0,tvvat0.tvvat这个推导的过程关键是扣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的要点.在这个公式中,若是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将式中的加速度a的符号定为负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中都将加速度的数值代入而应用公式不管是应用哪个公式,都应该明确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0.tvvat思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来判断.解析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可知,在任意1s时间内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第n秒初与第(n-l)秒末是同一时刻,没有时间差,而第n秒初与第(n-1)秒初之间才有1s的时间.答案B、D0tvvat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匀变速运动的一个重要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6—1所示,由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就是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而图中图象所围是一个梯形,它的面积为所以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此过程平均速度为200001,222tvvvvatsttvtatvt201,2svtat02tvvv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由图2-6-2中的图象说明匀变速运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利用图象来确定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是直观、简捷的.利用图象解答问题也一样.0,2tvvv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和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中,一定要注意同一个表达式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应选取同一参考系.思路根据图中轿车位置间的距离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进行判断.解析以车尾为参考点,在第一个内的位移为s1,在第二个内位移为s2,在这连续两个2s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2tsst2,12sss21012.754.5/1.58.25,2smmsvtat22200112(2)[]22svtatvtat203.,2vtat./06.2/225.82222212smsmtsatasss上面的求解过程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数,即这一结论还可以从图象中得出,如图2-6—4所示,这个差值就是图中221,sssat的阴影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T2.这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当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数时,这种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B思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并寻找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特点,且解题的途径是愈多愈好.解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位移为在时间内的位移为所以在第内的位移为21,2satst)1(21(1),2satst)1(1(21)2sssat22221224(21),/,2122113ssatamst5114(21)(241)6223satm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公式v=at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如图2—6—5所示,在第一个时间T内,位移为1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在第二个时间T内,位移为3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在第三个时间T内,位移为5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这些三角形的面积相同,所以,在三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从开始运动计时)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由此可以推而广之,即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连续的奇数比.,3:19:3)152(:)122(:52ss5236ssm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连续的奇数比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它不适用于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运动,此关系的推导是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推导的,它没有推广的条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