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下教材分析VIP免费

二下教材分析_第1页
1/19
二下教材分析_第2页
2/19
二下教材分析_第3页
3/19
二下教材分析知识领域单元名小节页码占比数与代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7368%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探索规律,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时、分、秒,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14个页码)图形与几何千米的认识1010%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收集与整理87%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体验千米,参观南村养鸡场,每天锻炼1小时66%数学文化(你知道吗)算盘,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七巧板33%总复习77%二下教科书内容安排教学重点:1.万以内的认识;2.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2.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3.探索规律;4.问题解决。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主题图认识计数单位“千”(例1)认识计数单位“万”(例2)认识万以内各计数单位(例3)一个一个地数万以内的数(例4)一十一十地数万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例5)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看计数器写数,学会写数的基本方法(例1)看计数器写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例2)脱离计数器写数(例3)看计数器读数(例4)读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例5)认识算盘(例6)用算盘记数(例7)写数读数不同数位比(例1)相同数位比(例2)大小比较实物数量的估计(例1)借助标准(基数),从数数上估计(例2)借助标准(基数),从度量上估计(例3)较大数的估计主题图的设计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时,一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兴趣,教师可以用挂图、投影(或课件)等呈现主题图,并用语言加以描述,吸引学生进入情境。二是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三是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从而引入新课。1.单元主题图2.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安排在正文(新课内容)学习之后进行的,课堂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西师版)的创新内容形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动作操作机会,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正文内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和理解。课堂活动主要有:(1)游戏性活动,如对口令、“凑24”等;(2)操作性活动,如调查、量一量等;(3)交流性活动,如说一说、议一议等;(4)探索性活动,如进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等。例6,教学算盘的认识,这是本套教材新增加的内容。(1)教师必须要准备算盘作为教具。(2)提问“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后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确定数位的方法、各个算珠表示的值、记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有关算盘的信息。(3)引导学生用算珠表示简单的数(1~10)。例7,教学利用算盘表示数。(1)引导学生思考:用算盘来记数先要做什么。接着让全体学生在算盘上任选一档做记号定为个位。(2)让学生在算盘上分别表示出71,509,6800。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得出“从高位拨起,几千就在千位上拨几,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哪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用空档表示”。《课标》(2011年版)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在学习整数时,让学生“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有利于学生对单位数的认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3.算盘4.较大数的估计《课标》第一学段: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3)。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1200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例1,实物数量的估计,要得出“先要确定参照物(基数),然后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得出结果”。例2,借助标准(基数),通过数数进行估计,得出“先找到标准(基数),再进行推测。”例3,借助标准(基数),通过度量(表象)进行估计,得出:估计时先找‘基数’,然后由小推测到大,由局部推测到整体”的估计方法。教学时重点让学生经过这样一个估计推理的过程,不必过多追问“为什么”和“怎么算。议一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下教材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