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场环境分析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 0 9-07-13 11:09:5 5 来源:中国机电出口指南网 1.政府效率不佳,企业经营隐性成本高 印度到 199 1年才逐渐对外开放,朝向自由化及国际化方向努力,但因教育程度低,加上人口众多,无法确实选贤与能,且政党政治运作并不稳定,导致虽有民主,但政治并不清明,官僚体系严重,行政效率低落,基础建设落后,公路、港口、铁路、通讯、电力等设施成长缓慢,商业运作因此受到箝制,企业亦被迫分担政府得责任,各项隐性成本极高,商业税负规定繁杂、红包文化及电话、水电、公司登记等相关申请耗时困难,与其它国家商业环境差距极大,导致外来投资者怯步。不过,近年渐有改善,国外直接投资金额近来有增加得趋势,2025 年约达 40 亿美元左右. 2.除软件外,许多产业偏重劳力密集及消耗自然资源 由于印度在开放后仍维持高关税政策,直到最近才逐渐降低,各产业因长期受保护,缺少竞争,效率低落,缺乏研发、行销及市场竞争得观念,许多传统出口产业因此多局限在劳力密集及具自然资源优势得产业,如纺织、宝石、大理石、皮革制品等。 3.文化差异大,商业习惯不同 比较而言,印度人一般轻诺且不守时,商业交往注重建立人际交情,不重效率,与西方商业习惯有相当差异。初与印度商业往来得国外人士难以适应,必须经过一段时日,才能逐渐习惯.另一方面,印度金融信息落后,并无全国性个人或公司征信系统,仅能通过往来银行或征信公司做重点式调查,一般跳票及倒闭厂商资料难以查得,外商在印度经营多自行小心选择客户及严格控管收付款条件,以降低风险。 4.传统小店铺多,专业量贩店尚在进展中 印度百货销售渠道正在稳定增加中,并逐渐有类似欧美M all 得综合卖场出现,其中含有饮食、成衣、百货、游乐厂及超市等。不过,专业产品如计算机、电子及通讯等3C产品得量贩店尚未出现.此外,近年有一些著名得连锁百货公司出现,例如 S h opper s Sto p、Pan t l o on 等,就是值得外商切入得销路合作对象。 5.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有时不完全一致 印度就是联邦国家,中央政府主管国防、外交、金融等全国性事务,地方政府则对贸易财务等保有相当管辖权力,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政策偶有抵触时,如无明文规定,中央有时也难有置喙余地,增加外来企业困扰。以 2 0 05 年 4 月1日新施行得附加税(Valu e Adde d Ta x,V AT)制度为例,全印 29 个州中,反对党 B J P 所主政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