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两会心得体会范本“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下文《xxxx两会心得体会范本》是由心得体会网为大家整理的两会心得体会,欢迎参考。篇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7年被确定为8%。gdp增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这意味着gdp增速将放慢一点。慢一点不是停滞,而是高质量的慢、人性化的慢。调慢gdp增速的最终落点,是追求高质量的现代化标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现代化不只体现在华丽光鲜的城市外表、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水还有多清,天还有多蓝。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所说,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大力治理污染,也许影响gdp增速,但值得。调慢gdp增速,是对发展的理解更全面、更人性。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有道理。曾有学者绘制出了“20XX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排行榜的着眼点是“gdp的含金量”、“人性化的gdp”,指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这样的排行榜很有导向意义,如果以此为基准,必能破除gdp崇拜,而追求较为全面的gdp增长。当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即便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5%,但实际增速具有不可预测性。比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7.5%,但后来“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第1页共3页11.2%;xxxx年确立的目标是8%,而gdp实际增速为9.2%。这就需要切实将民生诉求放在第一位,在经济发展上不“唯gdp”,把健康的、高质量的gdp增长落到实处。有人感叹,中国经济就像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制动的汽车,中国人似乎“丧失了慢的能力”。很显然,我国gdp增速完全能够慢下来,我们同样能够形成“慢”的美学,回到发展是为了人、为了公共福祉的原点。放慢gdp增速,让发展更有质地,让每个人的生活更有质量。篇二: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唿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第2页共3页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