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你能将四副图片之间的关系排列出来吗?蒸汽机鸦片战争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变动二:近代企业开始出现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浏览课本小标题,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哪些变动。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什么是自然经济的?和小农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生产目的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引自黄梅戏《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刚刚的选段和歌词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1、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类别1843年1860年增长生丝1400担69000担48倍茶叶13万担153担11倍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思考: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表现有哪些?表现一: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取代土纱,导致“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织”与“耕”分离;表现二: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标志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年代总额(万英镑)18429718431461844230184523918461791854100总额时间1842184618431844184518541860100200材料:《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的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想一想:列强对华商品倾销为什么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阅读课本第二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洋务运动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2、洋务运动的主张和目的是什么?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创办了那些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如何?洋务:指诸如外事交涉、订立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变动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19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形势英法联军太平天国内忧外患思考:洋务运动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变动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探究:面对此危局,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探究:面对此危局,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核心:中体西用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材料二: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缓和)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探究: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对外——抵御列强的的侵略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根本目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