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班级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美化班级课程表》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制作班级课程表》第3课内容,对作品进行美化、修饰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表格编辑完成后,对其进行修饰是展现学生个性的机会。在教学内容上,先对表格文字进行修饰,然后对表格的边框进行设置,最后对表格的背景进行修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实际动手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编辑一个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对表格的修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此之前,学生也会学会如何在word文档中输入及修饰文字的方法,同样也为修饰表格中的文字做好了准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原先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的使用,理解它们的作用,从而对表格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修饰;(2)掌握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的设置以及表格底纹的填充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和操作,熟练掌握设置表格的文字格式、表格的边框和填充底纹颜色效果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感受美、鉴赏美,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2)培养学生团结、积极向上的品质。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2)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3)填充底纹效果。2、教学难点:(1)根据需要,选中并设置不同单元格的边框颜色和线型;(2)根据需要,选中并填充不同单元格的底纹效果。五、教学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激趣,导入新课。环节内容教学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同一张课程表的两种不同效果,哪一种效果比较好?两种不同的效果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分析讨论两张课程表的区别,小组讨论,选出学生代表,讲述观察结果。2、教师总结课程表的区别(1)字形、字号、字色的改变是为了醒目、突出重点;(2)表格边框的样式、颜色、粗细的改变是为了美观、个性化;(3)表格底纹的改变是为了使表格生动、美观、醒目。导入新课:美化后的课程表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生动美观,使读者一目了然。今天,我们就一起精心地为课程表打造一张漂亮的脸蛋吧!(板书:美化班级课程表)对比展示两个课程表,通过学生的分析以及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阶段:讲授,整体感知。环节内容教学双边活动设计意图教授新课教授新课利用旧知设置文字格式一、分组二、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我会学,我会做,我是电脑小高手”环节!1、提出任务:想要让课程表变的醒目,突出课程,首先我们为课程表中的文字进行格式设置,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A、选定要设置格式的文字?B、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请同学们完成设置文字格式的制作,你们有信心完成吗?2、温馨提示:遇到问题A、请参照书本操作B、小声询问旁边同学C、举手请老师帮忙学生活动:自己动手,设置文字格式。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教师、同学、课本求助。学生演示操作:你们真厉害,下面我们请一位小高手来演示给大家看看,好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心中对美的向往,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提出明确的任务,有助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新的任务。教授新课新课探究修饰边框过渡语:同学们都很棒啊,可以看出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提出任务: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课程表的边框有什么特点呢?内外边框的线条都有变化,外边框双线,内边框单线,都是橙色,这些美观,富有个性化的边框线条是如何设置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页,怎样修饰表格边框呢?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利用“边框和底纹”命令修饰表格边框。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适时评价鼓励。选择有错误的学生示范,教师讲解错误原因:1、注意光标的位置2、网格的选取3、内外边框同时设置同学们,你们掌握操作要领了吗?你们是这样修饰表格边框的吗?提出明确的任务,有助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