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步导学”说“导”随县安居镇中心学校游国庭我于1999年开始进行国家级课程改革课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创新”的课题实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自学、互学、精学、联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四步导学法”,开展“四步导学法”课题实验,距离今天已经有整整十六年了,三年的辛勤付出后,2002年因课改工作出色成为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审批进入区、市上网的教坛新秀!2003年2月,被评为随州市曾都区“青年星火带头人”!近五年更是硕果累累:2010年6月赴省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研究课竞赛获说课类一等奖;2010年6月《“四步导学法”浅谈》论文刊登在《随县教学与研究》第二期上,同年该论文荣获省级一等奖;2011年在第三届“三峡杯”小学生习作大赛中荣获学生辅导省级二等奖,指导的学生在现场作文中获奖十余人次;2012年被随县安居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因勇于从事课堂教学改革,成绩突出,被随县教育局评为“课改先进个人”!2014年3月3日被评为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015年1月16-18日在随州市“2.1.5名师工程”集中培训活动中表现优异,荣获“优秀学员”!在领导的关爱同行的帮助下,“四步导学法”不断完善不断进步。2015年春,在安居镇新一轮课改热潮推动下,为适应课改推波助澜的形势,浅谈自己开展“四步导学法”课题实验、实践的作法和感悟,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同行对“四步导学法”的关爱和支持,共同打造具有安居地方特色的课改合格产品。“教是为了不教”是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一生的追求。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培育,“教是为了不教”的育人艺术之花,已散发出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诱人芳香。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的、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全国劳模丁有宽尝试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改”的能力,提出“自学自探——互学解疑——精讲多练——练习讲评”的课堂教学结构,被誉为中国语文教改的领头雁。在语文教坛独树一旗的“奇才”“怪才”、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获得者魏书生,坚持老师为学生服务,把学习、管理、考评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总结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课堂教学法”,让学生一学期完成十万字自学笔记、练习,八万字日记,二十篇作文。还有众多的中外教育名家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各有突破,喜结硕果。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代创新教育的育人实际,创建“自学——互学——精学——联学”的四步导学新体系——“四步导学法”,意在用开拓创新的导学艺术,把“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篇章谱写。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课题实验中,把中国教改领头雁魏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当前创新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学、互学、精学、联学”的“四步导学”高效生态课堂模式(随县教育局于2015年提出“生态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已经品尝到“四步导学”高效生态课堂的甜头,深感此法从根本上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说,变教师直接为学生灌输答案为学生在教师点拨下自己归纳形成异曲同工的答案,让学生在“四步导学”高效生态课堂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四步导学”高效生态课堂中,教师站在主导位置上,仅仅利用十分之一的课堂导学时间,调动十分之九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十分之九的疑难由学生自己解决,且准确率达到教师理解水平的十分之九。教师导的难度和作用,远比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要大得多。下面,我仅就自己在“四步导学”高效生态课堂实践中,如何发挥“导”的作用,结合导学《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谈谈自己的导法和尝试。一、导生精选学习内容。导生运用“整体导学法”,按照由“是什么”到“为什么”的系列训练,安排学习内容。学习《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课,第一课时:运用“整体导学法”从审题开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再从整体到局部,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特色给课文分层,并说明这样分层的理由“是什么”,各层的层意“是什么”;再回到整体找出来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二课时:按“整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