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牛》课例实践作业1.结合《多变的牛》一课,谈谈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一、循循善诱,激发兴趣。小学生的摹仿性极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摹仿下来,所以注重言传身教,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首要条件。言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上教师单纯地讲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字形结构和章法等高深理论,对小学生来说既空洞又枯燥,不但不能激发兴趣,反而使他们对书法产生厌倦。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通俗,生动,有趣的内容:编顺口溜。把一些写字要领或握笔姿势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理解记忆。讲故事。少年儿童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二、勤学苦练,产生兴趣。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对学生讲,并不是练一百日的字就能成为书法家,而且要持之以恒通过勤学苦练。我首先是充分利用每天下午二十分钟的写字课,严格要求,由易到难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指导和训练,然后,每天的家庭作业留三行练字来提升学生的手上功夫。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功夫日益加深,运笔日益娴熟,兴趣也就日渐提高。三、通过展览与活动,提高兴趣学生的字写的漂亮,可是一直藏着,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的学书兴趣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以,老师要在适当的机会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并和其他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其他的学生看到同学都办展览,心里羡慕,也有攀比竞争的心理。2.针对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对学生提出了较多的书写要求,有些自己在示范书写时也不能做到这一现象,提出改进的策略。写出一手好字,既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也离不开自己的刻苦练习,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强师生的重视书写的意识。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思想上通了,行动上才会有效率。所以我们首先要增强老师的意识,老师开始重视书写,他就会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要求,从而增强学生重视书写的意识。2、每个老师都要认真练字。如果老师自己的书写基本功不行,他的学生书写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大家有一个公认的现象,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写的字总体来说是和他们的任教老师的字是很像的。3、认真落实课标要求的“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学校要加大监督力度,老师要自觉执行。只有这样“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才能落到实处,学生的书写技能才能逐步提高。4、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学校应该开设书法课,让学生受到专业的指导,或者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书法培训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这些,可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字帖,让字帖成为孩子们的专业指导师。3.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如何落实课标提出的每天语文课10分钟的随堂书写练习。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了一条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怎样落实这“10分钟”?要落实“10分钟”,教师必须要减少阅读课中繁琐分析的时间,教学中做到目标相对集中,环节尽量简约,追求一课一得,挤出宝贵的时间用于学生写字。其次要解决“练什么”和“怎样练得有效”的问题。“10分钟”里练什么,课标已明示,是“随堂练习”,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上,要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字教学和训练。根据教材安排,结合年段特点,写字练习的内容各学段可侧重如下:一年级上册,以书写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学写基本笔画。指导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等,手把手地教好每个笔画的运笔,力争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二年级上册,以写好偏旁、部首为重点,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独体字成为偏旁、部首后发生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写好每一个偏旁、部首,从而写好整个字。三四年级,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有笔画以及大多数的偏旁,写字练习重点应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学习向背、呼应、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重点指导上下、左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