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33课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女皇武则天•对于武则天,你了解多少?武则天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武则天精通文史,明敏果断,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把她立为皇后,参与朝政,逐渐树立了自己的权势和威信,她依靠庶族地主官僚的支持,临朝执政,镇压了反对势力。武则天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使唐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又别眼相看,特别是在她以皇后身份参政时“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武则天从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到登上皇帝的宝座,决不是偶然的。她紧紧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的力量,终于挫败了士族官僚集团的反抗,建立了武周政权。如果说,在她称帝前的三十多年参政生涯中,已显示了她惊人的政治手腕的话,那么在她称帝以后执政的十多年中,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杰出的政治才能。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唐朝的中央集权。(1)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3)大力发展了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其次,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武则天曾编过一本《兆人本业记》,是一部农书,颁行天下,对唐朝的农业发展影响极大。甚至在她以后的唐朝历代皇帝,都把每年二月一日进呈她的农书作为一项制度。这样,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全国登记的户数,从永徽时的三百八十万户,五十年里渐增至六百十五万户。再次,抗击外族入侵,保护边境安宁。•在她执政期间,对吐蕃贵族的入侵骚扰,进行了坚决的抵御,还派兵收复了安西四镇。边境的安宁,促进了国内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评价•武则天在她统治时期,也有很多过失。她重用酷吏,确实滥杀了一些好人;她虽对亲近人注意控制使用,但对侄儿武三思、武承嗣等人仍有偏爱、放纵和授予重大权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徭役苛重,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庶族地主们上台后,和原有的门阀士族一起,加倍地盘剥农民,使土地兼并之风更盛,均田制遭到破坏,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她提倡佛教,废弃学校,还大修庙宇,造像,建明堂,修天枢,铸九鼎,耗费了大量钱财和劳力。•尽管武则天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和过失,但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在她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里,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社会安定,使贞观时期所取得的统一和国家强盛的局面得以巩固下来并继续发展,这是她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这一点,即使是对武则天称帝有“微词”的史书也不得承认。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就说,武则天“僭于上而治于下”。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为什么会取得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再次唐玄宗能做到几点,•(1)重用贤能,任用名相•(2)锐意改革,整顿官吏,改革军事制度,实行财政制度的改革,改革漕运制度。社会经济繁荣•讨论:促使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安定的政治环境、开明的统治政策、富有成效的社会改革、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生产技术的提高(耕作制度进步、农作物品种增多、种植面积扩大);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唐代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封建经济呈现高度繁荣的局面。•唐代出现了便于耕作的曲辕犁,利于灌溉的水力筒车和牛輓高转筒车,注重兴修水利,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筒车模型筒车模型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原理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