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及解决办法VIP免费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及解决办法_第1页
1/2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及解决办法_第2页
2/2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及解决办法于影人类最宝贵的时代是童年时代,童心无暇,童真可爱。他们作画随心所欲,不造作,不雕琢,落笔纵横挥扫,吞吐自由,表现了儿童特有的质朴、纯真、自然、幼稚的美。但是,在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倾向,即不论孩子大小,不管是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还是写实期的儿童,一律按老师自己的偏爱去教孩子。还有一些教师,以成人式的教学对待儿童,这无疑造成了儿童学画的心理障碍,摧残了美好的童心,无益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一个个孩子从爱画走向不爱画,致使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的误区。误区之一:注入式的教学即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学,完全照抄老师的作品,亦步亦趋,不能走样。这里只有教师一个人的积极性,而几十名学生是被动的。需知“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压制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误区之二:从理性入手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科学性。什么“比例、透视、明暗”诸如此类的条条框框如同枷锁一样,锁住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心,儿童那种天真幼稚、自由想象的灵气被抹杀了。让小孩子画大人画,童心扭曲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的结果是:见画生厌,从此告别了画笔。误区之三:主张临摹。以成人的范画为标准,机械式地照搬。岂不知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有天壤之别,儿童想象力强而写实力差,如果不让其扬长避短,就如同南辕北辙,怎么会有良好的结果。只有顺其自然地侧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因势利导地指导他们认识世界,同时启发他们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更要学会画心中的世界,才会开发潜在智力。误区之四:追求成熟的美。这样会导致孩子们画画胆子越画越小,又擦又改,谨小慎微,匠气十足。所以,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明确幼稚也是一种美,认识儿童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孩子们笨拙的小手,画出的物体形状虽然不准确,但形的“不似”确成全了“神似”,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或者“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误区之五:恨铁不成钢,求全责备。批评多,表扬少。这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不足取的。这种消极的心理引导,会扼杀儿童学画的兴趣。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需要的是更多的温馨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调动积极因素,鼓励学画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儿童作画时,只要他们一动笔,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就开始起动了。所以,必须以积极的心理引导,鼓励他们相信自己能画好,是走向成功的一条秘诀。误区之六:学画一定要画“象”。横要平,竖要直,把画得“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其实“象”与“不象”是群众观点,不是艺术观点,艺术没有对错,怎么画都可以。但不敢想、不敢画不可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认真、顺其自然地画,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的心意,这样的画就是好的儿童画作品。至于画得造型准确与否,都是表面的东西,关于写实性训练,是进入写实期年龄才要求的事。误区之七:拔苗助长。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使孩子进步快,加重孩子的学习量,或者帮助他们画,这些都是不足取的。一旦长时间超过孩子们负荷,造成了孩子心理和生理的负担,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审美教育,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误区之八:重技轻道。儿童学画不仅要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艺术。艺术是“道”,是观念,是规律,是根本。而重技轻道是舍本求末的作法。一个好的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首先是“传道”最后才是“授业”。在教学中传授儿童画的观念和规律,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运用这些规律,才会自主灵活地画出各种情节、各种动作、千姿百态的儿童画作品,而不是只画一个固定的“标本”式的物体。误区之九:重视眼中的世界,而忽视了心中的世界。艺术是一个双面镜,它不仅反映眼中的世界,更反映的是内心世界。如果说世界是艺术之父,那么,心灵则是艺术之母。只有把两者合而为一,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儿童作画不只学会画“看”到的,更重要的是学会画“想”到的,因为,没有想象力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走出儿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及解决办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