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习体会0728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恰逢国家人才兴国战略实施这一大好时机。身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通过在黑龙江大学的XX省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平台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又增加了许多关于水利工程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及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进一步地掌握了水利行业新的前沿动态。在公共科目的学习中,我更是了解到了知识创新体系对于一名技术人员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掌握知识更新创新的方法。通过案例学习更有助于深刻了解掌握创新体系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我在水利施工单位是负责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及内业资料整理工作的。下面,就我本人的学习内容具体总结一下:在第一讲水文与水资源热点与前沿1的学习中,就同位素技术在水文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到同位素在地下水的年龄测定的方法和公式。就冰凌洪水一章,我明白了冰凌洪水可分为。冰塞冰凌洪水、冰坝冰凌洪水、融冰雪型冰凌洪水、混合型冰凌洪水及冰湖溃决洪水。由冰塞引起的冰凌洪水,其洪水的涨落过程比较缓慢,而且水位的涨落与气温变化相应,一般随着气温下降壅水位抬高,严冬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则壅水位开始徐徐下降,冰凌洪水产生的高水位持续时问较长,可长达2个多月,而在此期间,流量很小而且变化不大,冰凌洪水的破坏力很大,遭受冰凌洪水灾害的地区,往往是毁灭性的,因为它除了水流的冲击、浸泡,还有冰排的撞击,一块4m×4m、厚0.8m的冰排,质量就达11.5t,因而它对沿江建筑物和两岸堤防都有很大的破坏力。另外,由于洪水伴随着流冰,因而对抢救物资,转移灾民也造成了很大困难。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系统的承载力将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可供水量。未来气候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也将影响水资源需求量。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两个途径,即自然转变和人为干扰。自然转变过程是通过气候因子的变化,引起第1页共20页水文循环中各个要素和区域自然条件的转变,影响水资源质量和时空分布特征;人为干扰过程则是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区域水资源中各要素的再分配,及水资源演变规律的变化。河流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地理和经济单元,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乃至主导作用,其影响甚为深远。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这节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我国在这方面的历史是如何的混乱,现在的管理体制是以流域管理体构为主的管理模式。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客观现实是:①以行政区划分级水管理体制已长期形成,并有较强的工作基础;②我国主要江河流域面积很大,与欧洲河流相比,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③各大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管理程度也不同:辽河、海滦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超过60%,黄河、淮河为40%,长江、珠江为15%。因此,我国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依据我们的国情和各流域的具体特点,既要健全流域开发与管理的机制,又要着重解决好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用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层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以使流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能够达到协调持续地发展。综观世界河流治理与开发史,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对河流开发、利用甚至伤害者多,而尊重、关怀、保护、善待者少,以至于全世界河流的绝大多数处于“病态”之中,有些河流甚至已“病人膏肓”。据统计,全世界符合长度1000km以上、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000m3/s以上和流域面积10万km2以上3个条件之一的独立河系共有336条。最近,一个名为“2l世纪水资源世界委员会”的国际组织,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上只有两条大河可以被归入健康河流之列。这两条河流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撒哈拉南部的刚果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沿岸的居民聚集地和工厂都很少。刚果河周围地区也没有大规模的工业中心。在第二讲水利工程前沿科技这节中,我掌握了当今水利工程建设理第2页共20页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解决水利工程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了解水利工程建筑新材料的应用,并从基础理论、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多方面拓展了知识层面,掌握了本行业发展动向,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