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珍爱生命第二框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1 课时】【教材分析】:《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是人教版新教材的全新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二框题内容。本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分为三部分: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具体而言,本框内容是在上框内容的基础上,在众多生命中重点探询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了解把握自我生命的独特之处,进一步激发珍惜自己生命之情,并能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同时为下一框题探讨生命的价值打下基础。编排特点上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学情分析】:1、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一个重要任务。2、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尊心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同时,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欠佳,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就会轻易否定自己,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因此,帮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挥其独特性很有必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明白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表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辨别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进一步加强对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认识和生命存在价值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体会自我生命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各种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路。【教学重点】: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教学特色】:本课通过分析名人故事和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通过自身思维分析,一步步地发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增强自尊自信,发挥自身独特性,为社会贡献才能。【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活动法、小组合作法、提问启发法、观察法等。【课前准备】:教师:①查阅、准备相关资料;②制作多媒体课件;③课前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④ 准备相关教学用具(课件、话筒等);⑤ 课前设计一份小报,名为“独特的我”,内容包括照片、签名、指纹、性格、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学生:①做好预习工作;②查阅相关资料;③搜集树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那么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动植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