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习江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 第一篇:张习江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 北海李庄 张习江 看了《工作就是责任》这本书受益匪浅,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精彩的观点展现在面前,让我茅塞顿开,加深了对“责任”两字的理解。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段话,态度决定一切。“责任”是一定要面对,勇于担待,而不能逃避的。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责任意识,决定了干好工作的态度,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把自己的岗位重视起来,做事的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应知道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责任的的重大。教书育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承担。 责任心,是我们为人处世(做事)的底线和起码要求。 对人,要有责任心。包括对自己、对家人、对别人,都要有责任心。对人有责任心或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强,其结果是绝然不同的,社会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面最首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对别人的不负责,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工作效果的好坏程度,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不是唯一原因)就是取决与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心如何。一般讲,责任心在自己工作中的分量有多重,你的工作业绩也就也就有多大。校级领导也好、中层干部也好、一线教师也好,尽管各自的工作职责不同、工作目标要求重点不同,但是责任心的要求是绝对相同的:尽职尽责,把各自的工作做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良好体现。 教师的责任心: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个第 1 页 共 11 页案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历史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那堂课讲课教师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 15 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老师的责任心。 “换位思考,互相帮助。”让我知道当困难来了的时候,不是“各扫门前雪”而是要更多的为别人着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现在有流行责任划分,又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又是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说白了,都在推脱责任。在学校工作当中很多时候会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