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敬告青年》有感VIP免费

读《敬告青年》有感_第1页
1/24
读《敬告青年》有感_第2页
2/24
读《敬告青年》有感_第3页
3/24
读《敬告青年》有感 读《敬告青年》后对当代青年所为与不所为的思考 内容摘要。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主要宣扬新思想、新潮流,是反封建和宣扬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芜湖编辑《安徽白话报》,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反清斗争。1915 年 9 月“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担任主编。1916 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 年底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前后,以批判孔子学说和封建制度著名当世。五四运动以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总书记。 关键词:青年责任辨别能力与时俱进博学科学 倘你是一个上进的青年,你读完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后而丝毫感受不到陈独秀涕泣陈词寄予青年的厚望,那你是在撒谎,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人的。《敬告青年》是一篇激励青年的文章,每次读完它,我似乎都能感受得到一股暖流迅速传遍我的全身,也是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激励的力量。 今日我们站在风平浪静的海岸,看着历史的漩涡在翻滚与奔腾,多少仁人志士在为救国救民抗争与呐喊,虽然他们的阵地或舞台有所不同,但他们却汇成了一股永不停息的奔腾的热血,为中国之生存带来生机与活力。陈独秀注定是历史长河中一盏明亮的导航灯,他挥其利笔,凝其所见所识,集其所思所悟,为中国之革命凿开道道门槛。 《敬告青年》这篇文章表达了当时其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在文章中他对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青年提出了六点建议:1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第 1 页 共 24 页 5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简单而又精辟的六句话,在当时不知唤醒了多少青年投身革命事业。今日,我们重读这篇文章,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陈独秀当时发至肺腑对青年的召唤,但更多的是它引起了我们对自己的思考,可谓《敬告青年》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仍然丝毫不减。读完它我们仍然受益匪浅。 价值责任自信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什么是自觉者,什么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敬告青年》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